在雪梨市中心,Hyde Park(海德公園)是市民休閒的好朋友。在這兒有種滿無花果樹的林蔭大道,一直延伸到紐澳軍團紀念館前,北方的Archibald噴泉是個拍攝美景的好去處,大片的草地,則提供民眾玩飛盤,看書、曬太陽的好地方。躺在草地上的情侶們(用「疊」這個字眼或許比較恰當),臉上洋溢著愛情的甜美。午後,用帽子蓋住臉,沒有任何虛情假意的躺在草皮上睡午覺,也是種享受。而夢想超特急則以觀光客的角度,仔細的端詳與觀察市民的生活。


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落成於1898年的維多利亞女王大樓(Queen Victoria Building,QVB)是雪梨著名且歷史悠久的百貨公司。採羅馬式建築的QVB,內部的裝潢十分華麗,圓拱形的天花板搭配採光的玻璃,不禁讓人覺得彷彿搭乘時光機器回到了百年前生活。更讓夢想超特急訝異的是這棟百年歷史的建物,保養的如此完整,古老的木製電梯、樓梯間的畫框與畫作,消防栓箱等,均完好如一,足以想見百年前的奢華。雖然建築物已經百歲了,但是內部的商店販賣的卻是符合世界新潮流的最新商品。這兒的名牌一應俱全,從「GUCCI」、「Chanel」到「Louis Vuitton」等,各式精品百貨令人眼花撩亂,二樓以上則是走平價風格,雖說是平價,但是以澳洲高物價水準來說,商品價格約比台灣貴個5成不為過吧。


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天的天氣預報是「Heavy Rain」,果真一出門陰暗的天空,讓超特急趕緊把傘放到隨身背包中。夢想超特急在與CityRail共站的「Central」站上了車(搭車地點在CityRail中央車站2樓),車上的服務人員立刻靠過來,在表明購買1日乘車券後,利用機器打出了張收據,作為購買憑證,並告訴我可以拿著這張收據在今日無限次數搭乘LRT與Monorail。一臉疑惑的超特急,很難想像這張感熱紙就是1日乘車券?還好後續在Monorail車站將此換成紙張式的1日券,否則沒有折價券那就虧大啦!

LRT沿線各站均是無人車站,雖有站體,但沒有售票機,也沒有自動收費閘門,完全倚靠車上的服務人員進行買票、找零與諮詢服務。在尖峰時間,2節車廂1組的LRT列車,車廂內都各有1名服務人員,離峰時則僅剩1員,這種以人事成本替代設備成本的方式是否有利,全端公司的衡量與評估了!

夢想超特急在「Fish Market」站下車,步行前往鄰近的「雪梨魚市場」。雪梨魚市場的規模在南半球數一數二,據稱規模僅次於日本東京築地市場。雪梨魚市場內除了大大小小的魚販與廠商批貨外,貨車進進出出也到蠻熱鬧的。來到雪梨魚市場當然一定要品嚐這兒的生猛海鮮啦。魚市場內的餐廳家數約有十幾家,除了批售生食外,也有販售熟食的服務。遊客可以在各個攤位購買海鮮,再找尋座位悠閒的品嚐美食。在貨比三家後,超特急點了份海鮮拼盤,包含澳洲著名的岩蠔、龍蝦與明蝦,加上現炸花枝圈,足以飽餐一頓。

文章標籤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雪梨市區的大眾運輸系統包含了Bus、Ferry、Train(雪梨市電)、LRT(輕軌)與Monorail(單軌電車)。其中LRT與Monorail主要服務對象是觀光客,似乎觀光用途大於實際運輸效益。這個論點來自於夢想超特急的觀察,首先,以路線圖來看,全長約6.6公里的Monorail,行經的區域涵蓋雪梨市中心(CBD),串聯了中國城、達令港、市政府、水族館等景點,行駛一圈約需15分鐘。再者,每趟不限里程4.8澳元的費用,幾乎是公車與電車最低票價的2倍(最低票價分別是1.8與2.6澳元)。由於這些景點間,均是公車站牌與地鐵車站可以步行所及的距離,以雪梨市民而言,巧妙的利用公車與電車結合步行,絕對省錢又省時。但是外來的觀光客若無事先做好準備工作,在數目甚多的公車路線中找尋下車站,豈是容易之事呢?



路面輕軌電車除了觀光用途外,也肩負起郊區與市中心的聯絡功能。全長7.2公里的LRT,起點是CityRail中央火車站,終點是郊區的Lilyfield,途中行經魚市場、展覽館(Exhibition Centre)等地。由於採用C型路權,遇到紅燈還是要停下來禮讓汽車的。LRT的票價計算方式是以區間計價,全線分2區間的LRT,行駛1區間的票價是3.2澳元,2區間的票價則是4.2澳元。換算成台幣的話,短短7.2公里的距離(約台鐵高雄到左營的距離),需要花費約130台幣。(台鐵高雄到左營站也才15元,區間車票價)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Kings Cross(國王十字區)」,是南半球最大的紅燈區。晚上來到這兒,是需要勇氣的!



出了Kings Cross車站,氣氛就變得很不一樣,有種來到「東京新宿歌舞妓町」的感覺。街上的皮條客馬上對你使眼色,試問「要不要看成人秀?」等。街角聚集著幾個混混,抽著香菸,拿著酒瓶,竊竊私語著。超特急也只能心存戒心,眼神集中,深怕一個不小心,惹來不必要的麻煩!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夢想超特急自從去年造訪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場後,便對「奧運會場巡禮」開始感興趣起來!畢竟這4年舉辦1次的奧運,是全球的盛會,況且,能夠主辦奧運的城市不多,也是種殊榮與驕傲。

從Circular Quay搭上Ferry,50分鐘後便抵達Paramata Wharf,沒想到雪梨的公共運輸系統也跟日本一樣,考量各種運輸工具間的緊密接合。過了10分鐘,前往奧運會場的Bus便抵達Wharf外的站牌,輕鬆上車前往「雪梨奧運公園(Sydney Olympic Park)朝聖。沿途Bus經過奧運選手村,選手村內的房屋均十分亮麗美觀,但「For Sale」和「For Lease」的招牌掛在多數房屋前,看來銷售情況不怎麼樂觀。

2000年的雪梨奧運,也是第27屆的夏季奧運會,中華隊的成績雖只有1銀4銅,但仍是可喜可賀的。其實,雪梨奧運並非澳洲舉辦過的首次奧運會,早在1956年,澳洲的另一大城市墨爾本(Melbourne)就已經主辦過啦。在Olympic Stadium站牌下車後,步行約5分鐘,便可抵達主場館的正門口。場館的正門口前廣場上立了許多的柱子,還有座小涼亭。涼亭內正在播送的是當年奧運會的紀錄片。當然,這些都是會讓人看了血脈噴張、振奮情緒的影片。柱子上的刻度,標示了世界男、女子的挑高世界記錄,讓人輕易瞭解原來世界記錄的實際高度,地上的標線,則標示了男、女子跳遠的世界記錄,當然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競賽紀錄,而透過實際的距離來呈現與展示,更能夠加深旅客的印象呢!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難想像動物園裡,竟然有養「蟑螂」跟「螞蟻」吧!澳洲雪梨的Taronga動物園就是有這個本事!在「家庭生活」的主題館裡,連上述2種動物都讓民眾參觀,當然屋裡的「老鼠」也是一定有的啦。

已經92歲的Taronga動物園(1916年建立),是澳洲最古老的動物園之一,特別是在雪梨這個大都市裡。佔地28公頃的動物園,位於雪梨的北岸,乘坐Ferry到Taronga Wharf後,轉搭238號公車到動物園門口或搭乘空中纜車直接入園也可以。澳洲一向以稀有動物著名,這塊古老的大陸,原本是和歐亞大陸相連,隨著地球的變化,分離而成為獨立的陸地,因而產生了許多稀有的動物。「袋鼠(Kengaroo)」與「無尾熊(Koala)」是澳洲的2大代表動物,也是原產於澳洲的國寶,澳洲的國籍航空Quntas,甚至以袋鼠為企業標示,尾翼上大大的袋鼠形狀,難怪被稱做「袋鼠航空」。
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就算沒去過澳洲雪梨歌劇院(Sydney Opera House),在國際旅遊雜誌或建築書籍上,一定有雪梨歌劇院的身影,澳洲許多圖像或意識型態的標誌,均是以她為藍本設計發展而來的。雪梨歌劇院簡稱SOH,擁有她獨特的專利商標。她享譽國際的名氣來自那獨特的造型。西元1957年丹麥的建築師Utzon受到棕櫚葉的啟發,以「分割相同球面的外殼享有同樣的半徑」,設計出了雪梨歌劇院,也因此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獎(Nobel Prize),也就是Pritzker Prize(普力茲獎)。



耗資1億200萬美金,與14年的工期,才建造完成的雪梨歌劇院,堪稱世界經典建築。目前院內設有音樂廳、歌劇廳、戲劇廳與劇場等。每年均舉辦多場國際大型的歌劇與演唱。對夢想超特急而言,能夠矗立在這赫赫有名的建物前,真是百感交集,代表能夠在運行日誌上添上一筆。夢想超特急沒有歌劇天分,對演唱也不甚熱衷,但對歌劇院的紀念品則情有獨鍾。最另超特急印象深刻的,是歌劇院造型的胡椒罐與鹽罐,不僅可以合而為一,擺在餐桌上可是個具美觀又實用的器具呢,此外,音符狀的湯匙、印有SOH標誌的背墊、水晶模型等,樣樣可都是創意且具紀念意義的行銷商品,難怪購買的旅客絡繹不絕。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西元1810年上任的Macquarie總督,在澳洲雪梨建設的歷史上,具有顯赫卓越的功績,也奠定了雪梨繁榮的基礎。在雪梨港灣內,則有一處絕佳的觀景點,是為總督夫人Elizabeth Macquarie而建造的。1816年6月13日建成的Mrs. Macquarie's Chair(旅遊書籍譯:麥夸利夫人的座椅),其實只是塊紀念石碑,但這兒因同時能夠看到雪梨的2大地標—雪梨港灣大橋(Sydney Harbour Bridge)和雪梨歌劇院(Sydney Opera House)而聲名遠播。許多攝影愛好者與遊客爭相來到這兒,就是為了能夠拍張美麗的照片,在雪梨留下美好的記憶。



這兒三面環海,四周種植了大片綠地,往東可以看見停靠在雪梨港灣內的澳洲軍艦,往北的海灣上,則是來回穿梭的快艇與帆船,往西則是攝影者最愛的方向。港灣大橋的黑與雪梨歌劇院的白,還真是明顯的對比呢!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雪梨市區東郊的「Bondi(發音Bon-Dei)」,是澳洲著名的衝浪聖地。從市區上車後,380號Bus上,一半一上都是穿著清涼,腳穿夾腳拖鞋的衝浪客,大塊衝浪板甚至佔據了1個人的座位。

Bondi海灘另外一個迷人之處,就是那白淨的沙灘與湛藍的海水,海水不斷的衝擊沙灘,一陣陣高大的浪潮正合衝浪客的意,那兒是他們賣力表演的舞台。澳洲人是最喜歡享受日光浴的,但是罹患皮膚癌的機率與人數也是世界第一。在南半球的夏日,塗抹著防曬油,慵懶的躺在沙灘上曬太陽,雖然超特急沒有親身體驗,但是看著遊客悠閒、慵懶的表情,想必是十分享受吧!比起台灣墾丁,這兒更充滿了國際化,沙灘上也沒有一丁點的垃圾。或許垃圾的出現,會和這兒的美景格格不入吧。


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