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拉格(Prague)貴為捷克首都,也是境內人口最多的城市,運輸設施堪稱完善,因此旅人可以透過市區便捷的交通,往來各景點之間,也提高了自助旅行的便利性。
▲以旅人的角度來介紹布拉格的交通
布拉格的人口約有125萬人,卻擁有142.5公里長的路面電車與65.2公里長的地鐵,軌道運輸的總服務里程數已突破200公里,綿密的軌道運輸路網,加上公車的接駁,共同肩負起市區內大眾運輸服務之責。
不知是否因為有完善的大眾運輸路網,加上市區內街廓與路幅皆不寬的關係,布拉格市區內的交通並沒有大都市般的擁塞,即便路旁沒有劃設標準停車格(只有停車線),也不常見違停或併排的情事(難道是頻頻出沒的拖吊車之效?)。
▲拖吊車巡場頻率高
再者,以超特急的實際觀察,市中心與周邊區域皆以石板路居多,開起車來本來就沒有那麼平坦舒適,加上道路非筆直居多,或許是這些不利因素的加總,才讓開車大不易,間接地促進了大眾運輸的使用。以下就來介紹多數人來到布拉格可能會使用到的運輸工具吧!
▲配合城區的建築與路幅,路面電車也需穿過拱門
※地鐵(Metro)
布拉格的地鐵有3條路線,分別以A線(綠)、B線(黃)與C線(紅)區分,與多數國家以數字編號有所不同。布拉格地鐵開通於1974年,為C線的部分路段,後來綠線與黃線依序投入,以及路線延伸,才有今日61個車站(3個轉乘站),65.2公里長的規模,而布拉格地鐵的年運量更達歐洲大陸前5名,運量逼近6億人次。
▲B線月台標示
雖然開通的早,但布拉格地鐵也與時俱進,透過設備更新與路線延伸的機會,逐步提升服務水準。這些努力包括引入新型車輛來逐漸淘汰舊蘇聯型式的車輛,車內加裝LED資訊顯示器、加裝無障礙設施等,也讓超特急與夥伴們搭乘時,明顯感受新舊車輛的差別。
▲偶見公共藝術
※路面電車(Tram)
布拉格的路面電車有多達30條的路線,穿梭在新舊城區中,市區受限於道路路幅的關係,採用的多是C型路權,也就是和一般車輛共用車道,但是來到市中心以外的郊區,多數則以B型路權為主,有了實體設施進行區隔,速度也明顯加快許多。
▲路面電車帶來滿天的架空線也很可觀
布拉格地鐵有著統一的外觀塗裝,除了最新型的低底盤車輛外,只有紅色與米色兩種,好處是極容易辨識,但也少了多彩造型的活力。
▲行經郊區的路面電車
搭乘路面電車的方式很簡單,每個電車候車亭都張貼有路線圖,上頭不僅有路線數字,還有附近的景點標示,只需記住目的地、路線編號與站名,就不怕搭錯車。
▲路面電車候車亭張貼有路線圖與到站資訊
布拉格市區內的地鐵、路面電車與公車,都是由公營機構負責管理,因此車票是共通使用的。在這裡可以買張單程票,就可以在90分鐘內乘坐各類運輸工局(含轉乘),而如果買的是1日券或3日券,票是在打印日期後開始計算效期,非採整個日曆天方式計算,對觀光客來說確實方便。
▲進站前必須打印日期(打印機為黃色)
由於地鐵車站與候車亭都是採「榮譽制」,上車前千萬不要忘記到黃色的打印機打印日期,如果持有無效車票,可是會被重罰的,而查票的頻率也算頻繁,尤其是超特急這種東方臉孔,都是檢查的重點,光一整天就被查了3次,因此超特急提醒千萬別投機取巧,因小失大啊!
▲布拉格地鐵不設驗票閘門,但查驗票頻率高
※人力計程車(Cycle Riskshaw)
在布拉格的這幾日,除了Segway外,超特急也發現市區內有「人力計程車(Cycle Riskshaw)」的身影。
▲人力計程車(Cycle Riskshaw)以觀光用途為主
有別於「計程車(Taxi)」與東南亞常見的「嘟嘟車(Auto Riskshaw)」,這裡的人力計程車顧名思義沒有使用引擎動力,司機以雙腳努力踩踏,後方則載有1至2名乘客的空間,至於車體還可用來做為廣告,增加額外收入,比起印度的人力拉車,這裡的人力計程車明顯乾淨與舒服多了。
布拉格大眾運輸票種與價格:http://www.dpp.cz/en/fares-in-prague/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