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那瑪夏」是南鄒族語,楠梓仙溪的意思。
2008年的第1天,高雄縣三民鄉正名為「那瑪夏」鄉,這是繼嘉義縣阿里山鄉後,第二個改名的鄉鎮。過去的那瑪夏鄉,因鄉內設有民族、民權與民生三個村,故被稱為「三民鄉」。
位於高雄縣西北隅的那瑪夏鄉,對外聯絡道路是台21線。另有1條產業道路連接嘉義阿里山鄉與大埔鄉。久聞網友透露此道路崎嶇難行,夢想超特急秉持著冒險的精神,就給他衝了過去!適逢東北季風過境,一路上皆是綿綿細雨(真的是綿綿細雨喔~連「絲絲」、「陣陣」細雨都不到)。如果是在天晴的夏日,沿著台21線前往那瑪夏,應該是再涼爽也不過了。這條公路沿著楠梓仙溪開拓,溪水十分清澈(楠梓仙溪是環境保護區),溪畔還有聳峭的「世紀大峭壁」,風景很不錯。
那瑪夏鄉的牌樓,是正名後掛牌上市的,讓人耳目一新!鄉內的郵局已經是拉下鐵門不營業了,村內沒有便利商店,道路旁的牆壁,都是原住民圖騰的畫作,是非常道地的三地鄉。這天是星期一,學生必須上課的日子,看著三民國中的操場上,原住民小朋友嘻笑奔跑著,真是活力滿點啊~彷彿看見了那瑪夏鄉的生命力。
沿著台21線經過了民權村,差點因不起眼的路標而錯過往嘉義的道路。這條產業道路,並沒有里程的標示,沿途以果園、茶園居多,道路十分容易辨識。飄渺的霧氣讓道路的能見度不及10公尺,但令人驚奇的是,騎了約30分鐘,對面竟然連1部來車也沒有,心想!萬一車子在這兒拋錨,豈不是叫天地都不靈了嗎?
就在灰濛濛的霧氣中,看到了眼前「歡迎光臨阿里山鄉」的看板,真是感動啊~原來這兒是阿里山鄉最南端的村莊—茶山村!前年的某個夏末,曾與好友來到這兒的民宿烤肉與溯溪,如今舊地重遊,許多美好的回憶又浮上心頭,或許這也是旅行的動力吧。
- Jan 15 Tue 2008 22:56
319次第135個停靠站—「高雄‧那瑪夏」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