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上次造訪內灣線,已經是852天前了!當時還在北部工作的我,趁著假日來到內灣線,還記得那天的天空藍的連一片雲也沒有。852天後的今日,因為東北季風帶來沙塵暴的影響,天空一片灰朦,連一小片藍也沒有。

2006年11月,因台灣高鐵新竹站聯外支線鐵路施工之故,以致台鐵內灣線部分停駛。目前內灣線僅開放「竹東—內灣」間的運行,「新竹—竹東」路段則由新竹客運代行。客運巴士代行的運價是51元(上車投幣),讓我想起因颱風影響的JR高山本線「豬谷—角川」路段,JR東海公司同樣安排了路線巴士運行(非JR東海旗下的子公司「JR東海巴士」),卻不需要另外支付接駁巴士的費用(接駁路段以仍鐵路運費計價)。內灣線尚未施工前,新竹至內灣的票價是41元,比起現今的「客運+台鐵」便宜了28元。暫且不論台鐵接駁路段的費用該如何計價,但若台鐵也能一票到底,旅客不需分段購票,那也是便民了!

註:JR高山本線由「岐阜」至「富山」全長229.4公里,角川站距岐阜站約177.9公里,「角川—豬谷」間30.2公里的路段因2004年颱風影響中斷,JR東海公司安排「濃飛巴士」代為運行,至2007年9月才修復,並全線通車。

把話題拉回到內灣線吧!初次來到「竹東」車站,站前高聳細瘦的檳榔樹、平房式站體與停放參差不齊的機車,這就是樸實的小站風情吧。假日午後的內灣線班車,旅客並不多,一群手拿土司麵包與野炊用具的青少年,正快樂的嘻笑著。發車前,遊覽車載來一整團中年伯父大嬸們,進入車廂後便瘋狂的「卡位」,深怕搶不到好位置。

DR1000柴聯車就在內灣線的鐵路上默默的行駛著,初冬時節,堤岸旁一片片的蘆葦在勁風中搖擺著,更增添冬日的蕭瑟。沿線擁有折返式軌道的「合興」車站,目前正進行整修,不復見前次造訪時的亮麗。在駛入「內灣」車站前的彎道,柴聯車發出了氣笛,低鳴的氣笛聲提醒鐵路沿線的旅客,拍照時請留意自身安全。






「內灣」,一下車就感受到小站的風貌,古老的車站站體,檳榔樹環繞的完工紀念碑,以及百公尺外的尾軌,這是一個端點站,有著端點站特殊但又難以形容的味道。原本樸實的山城小站,仍不敵商業化的來襲,假日的內灣街道上,盡是熙熙攘攘的遊客,充斥著小販的叫賣聲,也瀰漫著野薑花粽的香味。「內灣戲院」的小廣場前,旅客手中不是烤香腸、炸杏鮑菇就是冰淇淋,相互拍照留念著。古老的內灣戲院,目前已是改建成懷舊餐館,遊客可以在裡面用餐並觀賞電影,牆壁上掛滿四、五十年代的電影海報,並販賣紀念品與明信片,生意好得不得了!驚見老街上的「三峽的牛角麵包」、「丹野牧場的鮮奶冰淇淋」,讓人深刻的感受到內灣真的變了!人潮帶來了可觀的錢潮,但也失去了那原本樸實寧靜的原味,要感受內灣樸實的原味,還是平日來的好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