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13年前,台北捷運中運量木柵線通車,是台北,也是全台灣首條捷運的誕生。而13年後的台北,已經擁有紅、藍、棕、橘、綠共5條,總計90.5公里的營運路線,未來還會有二期,甚至三期路網的完工及營運。這13年的時光,台北城逐漸擺脫塞車的夢魘,國際形象大幅提昇,台北捷運功不可沒。


▲自行車上捷運,綠色運輸的推行

若不談旅運量、財務面、政治因素等,捷運除了帶給民眾基本的運輸服務外,也具有改變城市風貌的功能,展現該地歷史背景與地理特性(又稱為城市意向的展現)。此外,創造廣大的外部效益,諸如:肇事減少、污染降低等,也讓政府與市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。


▲搭乘人數越多,產生的外部效益越大

超特急這次的台北行,或許是因為取材兼寫文的關係,特地「用心」的再次感受這個城市的蛻變,也提出幾項觀察來跟各位分享。

公共藝術:
獨具巧思的公共藝術,洗滌了工作的煩惱,讓人心得以獲得慰藉,那怕只是令人會心的一笑;雖然台北捷運公共藝術的密度沒有高雄捷運來的多(高雄捷運每站都有設置),但是仍有許多令人寓意深遠的作品,而內湖線通車後,許多與內湖地區相互襯托的藝術作品,更是令人驚豔。


▲「南港」站公共藝術—幾米的地下鐵

建築設計:
造型突出的車站,則具備地標、樞紐、轉運的功能,更與鄰近環境相互融合,拉近了與社區民眾的關係,像是淡水線的「劍潭」站、內湖線的「大湖公園」站等。

文化禮儀:
台北捷運車廂內的博愛座,特地用深藍色加以標示,車廂內常見的「讓座」、「禁止飲食」廣告等,都說明了旅客的搭乘文化正在培養與改變,如果能逐漸推廣的話,或許可以消弭煩躁、暴戾之氣,減少人際間的衝突。


▲捷運文化—「讓座」

附屬事業開發:
捷運「忠孝復興」站旁綠色聳立的SOGO百貨大樓,讓超特急有置身日本地鐵車站的錯覺。尤其出閘門後便可直抵百貨專櫃,不論是逛街購物、下班買菜等,都十分方便,而捷運車站與周邊商店的結合,又更加豐富了民眾的生活。此外,車廂、場站內的廣告看板,強力播送著最新電影劇照,都會區的「捷運報」傳遞好吃、好玩得第一手訊息,這些都是足以讓旅客一念之間就改變行為的及時資訊呢!


▲火熱的看板,即時的資訊

城市內的空氣變清新了,民眾的運具使用習慣改變了,人際關係更和諧了,多采多姿的活動都可在捷運車站及周邊舉行,也豐富了民眾的生活,這就是捷運帶給城市的新貌,台北捷運做到了,也期待台北捷運再接再厲,朝國際一流都市邁進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