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5月20日下班後,超特急便趕緊收拾桌面,準備搭車前往高雄捷運「世運站」,欣賞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國際級音樂會—「世運主場館落成音樂會」。


▲世運主場館

耗資約20億新台幣的高雄世運主場館,座落於捷運世運站旁,是由國際知名建築師「伊東豐雄(いとう とよお),東京大學畢業」負責設計,有4萬個座位,以及15000個臨時座位。開放式、自然空調,不須通風。主場館造型採用連續螺旋狀的結構,RC曲線支撐架構的馬鞍,前衛且特殊,具備流動感,屋頂為太陽能板組成,每年可產生110萬度的發電量,且榮獲英國建築皇室協會金牌獎,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。而能夠在此新穎的主場館聆聽音樂會,實為機會難得,看台區門票早在開演前便銷售一空,顯見這場音樂會的矚目程度。


▲世運主場館落成音樂會

「世運主場館落成音樂會」是由「匹茲堡交響樂團(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)」與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(Konzertvereinigung Wiener Staatsopernchor)」擔綱。其中「匹茲堡交響樂團」為世界級交響樂團,時常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,甚至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任二十五周年的慶典上演奏,有「最偉大的美國樂團」的稱呼。而高雄世運主場館是該樂團亞洲第一個戶外演出的場所,馬鞍型的建築體。更能展現氣勢昂揚!迴音效果顯著;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」則由25個不同國家的成員組成,據官方網站指出,其『燦爛、響亮的「強音」與優雅流暢的「弱音」是該樂團的驕傲傳統與特色。』,這也讓超特急更期待她的美聲。


▲音樂會舞台

音樂會於晚間7點35分正式開演,比預定時間晚了5分鐘,首先演奏的是「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」。對音樂並非十分瞭解的超特急,在數天前還特地上網「惡補」一番,稍微瞭解作曲的典故與由來,期望聆聽時能融入歌曲的情境。這首歌曲又稱為「勝利、凱旋之歌」,創作於1880年。為紀念1812年俄國擊敗進犯的拿破崙軍隊,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,為俄國音樂家柴可夫斯基之作品,作品以砲火聲最令人印象深刻,通常在凱旋歸來時演奏,有慶祝勝利之意味。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每年在兩院廳演奏時,都以此為壓軸作品,但由國軍支援禮炮,這次世運主場館落成音樂會則以煙火代替。(以上摘錄自維基百科)

這首歌曲的高潮,就有如上段文字所述,慷慨激昂的樂曲,配合主場館頂上施放的煙火,每一個「砰」聲,與隨之綻放的煙火,每每引來現場民眾的歡呼與讚嘆,也另超特急感動不已,能親自到場聽音樂會真是太幸福啦!

接下來演奏的是知名音樂家「貝多芬」的2首作品,「貝多芬A大調第七號交響曲」與貝多芬D小調第9號交響曲。其中第九號交響曲完成於1824年,為浪漫主義的代表,同時也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作品之1。該曲是經典音樂史上,首次有主流作曲家,將人聲當作交響樂曲中一種樂器的作品,為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開創了嶄新的交響樂模式。而這首樂曲也喚起了超特急的回憶,因為小學時的音樂課聽過啦~這次的在相遇,不僅時間以間隔許久,空間的極度轉換,讓心靈也有不同的感受。


「音樂對應建築的極夢實現、感官對應空間的極致體驗」這2句話來自主場館落成音樂會的官網,也是超特急十分贊同的話語。世運主場館的特殊造型給了音樂會最好的發揮舞台,為對應建築的實現,同時也讓在場聽眾的感官與空間相互結合,實為一難得的體驗。


▲音樂會結束後的煙火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mas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